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风景这边独好

笑对人生,开心生活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转载】治痔圣药槐角地榆丸  

2018-09-20 15:57:28|  分类: 【其余杂项】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    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、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,或肛缘皮肤结缔组织增生或肛管皮下静脉曲张破裂形成的隆起物。男女老幼皆可为患。故有“十人九痔”之说,其中以青壮年占大多数。根据发病部位不同,痔分为内痔、外痔及混合痔。
       中医对本病早有认识,古人说。痔者峙也”,在古代,痔为突出之意,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者,皆曰痔,不特生于肛门边,如鼻痔、眼痔、牙痔等。但现在痔即指肛门痔。
 组方 

槐角(炒)    200g       枳壳(炒)    100g        地榆(炭)   100g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栀子(炒)    100g       地黄        100g        白芍(酒炒) 100g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荆芥        100g       椿皮(炒)    100g        黄芩       100g
  【制法】 以上九味,粉碎成细粉,过筛,混匀。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~160g制成
大蜜丸,即得。 

 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;味苦。
   湿热下注便血色鲜,量较多,痔核脱出嵌顿,肿胀疼痛,或糜烂坏死;口干不欲饮,口苦,小便黄;苔黄腻,脉潘数。
       辨证分析:湿热下迫大肠,迫血妄行,则大便下血;湿热蕴结,经络阻塞,气血瘀滞,则痔核肿物脱出;湿性重浊,则肿胀疼痛;热胜肉腐,则糜烂坏死;口干欲饮、口苦、小便黄、苔黄腻、脉濡数为湿热之象。起效神速。
       治法:清热利湿止血。

功能与主治

 清热止血,消肿止痛。用于大便下血,大肠积热,痔疮肿痛。
 

用法与用量

 口服,一次1丸,一日2次。
  【注意】 忌辛辣食物。
  【规格】 每丸重10g
  【贮藏】 密封。

水丸

治痔圣药槐角地榆丸 - 清丰 - 网络中医堂

 槐角地榆丸

  说 明:槐角(炒)、白芍(酒炒)、炒枳壳、荆芥、地榆炭、椿皮(炒)、栀子(炒)、黄芩、生地黄。

  功用作用:清热,止血,消肿止痛。用于大肠积热之大便下血、痔疮肿痛等病症。

  用法用量:蜜丸剂:10g/九,内服,1 九/次,2次/日。  

  忌食辛辣食物。服70丸,空心白滚水送下,或加细茶亦可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9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